來源:來源:智能交通網
作者:未知
長期以來我國的校車安全沒有被納入法律法規,致使監管部門無法可依、無法可行。沒有統一的規范標準,造成校車市場無序運行,相繼出現校車超載、不按規定路線行駛、報廢車輛被征用為校車、司機沒有駕駛資格以及黑車橫行等不良狀況,導致校車事故頻繁發生,造成惡性交通事故,傷亡情況慘重。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一年內全國各地共發生校車事故22起,死亡人數達到47人,平均每月有4名兒童慘死在上下學的路上。多少生命再也看不見午后的朝陽,多少雙親淚傷天涯。那些還未經世事的孩子一次次用血肉之軀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血的教訓激起了人們對校車安全的關注,如何提升校車安全系數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早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已經有了校車,美國校車安全率是其他車輛的40倍。美國校車有“客車的設施、卡車的骨架”之稱。如今美國的“黃色特權”(校車車身為黃色,社會車輛主動停車避讓,校車優先通行)還在繼續完善,保駕美國學生平安出行。
面對校車事故頻發事件,國務院發布《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規定了保障校車安全的基本制度。主要內容是要求地方政府依法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在寄宿制學校入學,減少學生交通風險。對確實難以保障就近入學且公共交通不能滿足需要的農村地區,要采取措施保障學生獲得校車服務。明確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校車安全管理職責。規定了學校和校車服務提供者保障校車安全的義務和責任。設定了校車使用許可,對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和校車駕駛人資格條件規定了比一般客車更為嚴格的要求。賦予校車通過優先權,對校車最高時速和嚴禁超載作了明確規定。明確法律責任。對違法使用車輛或提供校車服務、不履行安全管理責任等,分別規定了法律責任,包括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意味著我國將校車安全制度落實到行動中,關注學生安全、關注孩子未來。
調查資料顯示,車輛本身狀況不良、司機駕駛行為不當、超載、超速是校車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見完善的校車管理體系是校車安全的重要保障。除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外,更需要借助技術設施對其安全運行實行有效監控。做到監管到位、智能掌控、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因此校車的安全設計除了注重防側翻、防撞的功能外,同時對校車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高速發展的物聯網將助力校車成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傳統的監控、報警、防火已經不能滿足高標準的校車安全,除了采用先進的技術外,校車安全運行管理也是一門學問。如何掌控行駛中的校車安全?如何做到校車實時監控?通過物聯網技術就能實現上述的問題。
上一篇
車膜如果像鏡子 車檢過不了關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