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天山網
作者:蘇蒙 木扎帕爾
昨天(4月6日)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城鄉寄宿制小學部分走讀生周末回家的日子,也是四輛“開往春天的校車”第一次試運行,家住塔合曼鄉的29個孩子幸運地坐上了新校車。本臺走基層記者記錄塔縣小學的首趟校車之旅。
4月6日下午6點40,“長鼻子”校車第一次出現在學校門口,孩子們的眼中充滿了好奇。
記者 蘇蒙:“你覺得這個校車漂亮嗎?”
孩子:“漂亮。”
記者:“你以后想坐這個校車嗎?”
孩子:“想。”
這次試運行選擇了縣城到塔合曼鄉的40公里柏油路,按照計劃,沿途停5次車,就能把所有學生送回家。要出發了,縣教育局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木拉阿比甫把塔合曼鄉的29個孩子召集起來,開始點名,他要確保這些孩子安全到家。
塔縣教育局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 木拉阿比甫:“這次我們上車的學生,我點完名,你舉個手,喊個到。阿里柏克、艾尼瓦爾,舉一下手啊。不要著急,慢慢來。”
塔縣教育局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 木拉阿比甫:“小朋友們記住了,以后這個車,黃色的,非常漂亮的車,就是我們學校的校車,你們用的車,就是你們的車,以后你們在(不論在)哪兒看到這樣的車,你就要知道這就是我們的車,知道了沒有。
孩子:“知道了。”
孩子們都是第一次坐校車,車上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那么新鮮。
木拉阿比甫:“安全帶都帶上了吧。”
孩子:“帶上了。”
木拉阿比甫:“都會用了,是不是。”
孩子:“是。”
木拉阿比甫:“那好,我們記住只要以后我們上了校車,坐好以后帶好安全帶,聽到沒有。”
孩子:“聽到了。”
記者 蘇蒙:“在距離塔什庫爾干城鄉寄宿制小學開出9公里以后,我們到了咱們曲曼村,現在我們的工作人員也在對我們四個即將下車的孩子進行身份確認,那么這樣將能保證他們順利安全的到家。”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寄宿制小學副校長 阿爾曼江:“今后,我們就要用這個車,負責你們的孩子上下學的接送。”
家長:“謝謝,謝謝,謝謝。”
校車里一路歡歌,40公里的路程在老師和孩子們的笑意中不知不覺過得很快。
4年級的比比努爾家住塔合曼鄉色熱拉村,是這趟回家路上家最遠的,以前,她只能搭便車一個月或半個月回一次家。
記者:“你會給你爸爸媽媽怎么說你這次坐校車的經歷?”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寄宿制小學生 比比努爾:“爸爸媽媽,我坐了校車,我們看見這個車很漂亮,我們坐的也很漂亮(舒服),我們很高興。”
以往的每個星期五,比比努爾的媽媽都會到離村里最近的公路邊等女兒回家,因為沒有電話,她并不知道女兒什么時候能搭上便車回來。這次,看到女兒坐著校車回來,她很激動。
比比努爾的媽媽 吐爾地汗:“現在(孩子)上學都是免費的,有車接送,他們現在吃的、住的、用的也都是免費的,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回報社會。”
艾尼瓦爾是塔縣目前唯一在縣城的有A1駕照的司機,他也因此開上了這趟校車首發之旅。艾尼瓦爾的女兒在塔縣小學上六年級,因為家住縣城,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能回家,這次開新校車,對他來說更像是送自己的孩子上下學。
校車司機 艾尼瓦爾:“感覺很好,車開的也慢,很順利,看到這些娃娃,感覺跟看到自己的娃娃一樣,一定安全的把他們送到他們的房子。”
現在,學校正在招聘校車司機,并對路線和鄉鎮停靠點等進行進一步確認和規劃。
木拉阿比甫:“我們想以村委會為一個中心,然后每次都將學生集中(送)到村委會,然后家長從村委會把學生接走。”
由于學生的家居住分散,學校初步決定,四輛校車全部正式運行后,家在10公里以內的孩子,將每天接送;10公里到60公里之間的,一周接送一次;60公里以上的,每學期接送一次,年內馬爾洋鄉皮里村的路修好后,皮里村的孩子們也能坐上校車上學和回家。
記者 蘇蒙:“以塔什庫爾干城鄉寄宿制小學為起點,以比比努爾在塔合曼鄉的家為終點,那么我們這一次開往春天的校車第一次試運行就在這里結束了,那么我想這不是一個結束,而是另外一個開始,在未來的日子里,有越來越多的像我身邊這樣安全、寬敞、舒適的校車,載著我們塔縣的孩子,行走在上學和回家的路上。”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