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宦璐 宋薇萍
今年兩會,“校車安全”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確保孩子們的人身安全”;兩會召開前夕,財政部也已開始調查,研究對校車的補貼方案。然而,時至兩會結束,對于各方熱切期待的《校車管理條例》卻并未如期出臺。據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各方力量權衡的結果,而今年校車市場也難現爆發性增長。
校車條例推遲出爐
去年發生的多起校車事故引發全民關注,為了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乘車幼兒、學生的人身安全,國務院法制辦牽頭起草了《校車安全條例(征求意見稿)》(下稱《條例》),并于2011年12月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目前征求意見工作已經結束。
據知情人士近日向《上海證券報》表示,按照有關部門規劃,《條例》將在兩會期間討論后通過。但因為各方意見存在一定分歧,因此向社會推出的時間會晚一些。“然而,校車采購及運營初期給予財政補貼已經成為共識,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國家及地方財政分擔比例。”他如是向記者透露。
一位客車行業的銷售人士也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征求意見階段,相關監管人士除了聽取各地政府的意見,還征詢過大量客車企業的意見。企業人士一致表達出會遵守《條例》規定的各項要求的意愿,并表示不希望看到一家獨大的現象。然而,對于技術標準提高而隨之帶來的成本增加,各方存在一定分歧。此外,校車是由學校買單,還是當地政府買單;以及在校車采購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小地方保護主義,也都是各方爭議的焦點。
事實上,據本報記者了解,中國校車市場的大門已經漸漸打開,隨著各級政府對兒童安全意識的提高,符合安全標準的校車銷售也漸有起色。
2月校車銷售喜人
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發布的2月份數據顯示,50家客車生產企業共銷售各類客車14267輛,同比增幅達到了90.99%,這是最近10年來客車行業最高月銷量紀錄,除了春節因素以外,校車市場貢獻最大:2月份校車銷量達到2925輛,占總銷量的20.50%,而今年1-2月,累計銷售校車4577輛,占總銷量的14.22%;校車累計銷售額為7.30億元,平均銷售單價為15.94萬元。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秘書長佘振清認為,校車將成為今年客車市場的主要支撐點之一。
據介紹,50家企業中,有19家企業實現了校車銷售,宇通、保定長安、東風客車、桂客集團、河南少林、中通客車[8.55 0.47% 股吧 研報]列前6位,其中宇通銷售校車1856輛,占校車總銷量的比例達到了40.55%,河南少林銷量298輛,占6.51%。
在校車市場中,表現最搶眼的是宇通客車[24.20 -1.26% 股吧 研報]。來自宇通最近發布的銷售快報顯示,今年前兩個月銷售各類客車6772輛,同比增長23.76%,繼續領跑中國客車行業。其中銷售專用校車1856輛,超過去年銷量總和。
今年市場需求或約為4萬輛
兩次帶“校車提案”上兩會的宇通集團總裁湯玉祥向記者表示,在研發之初,宇通校車就注重吸收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為校車安全提供保障。2008年到目前,宇通校車的市場銷售已經穩居全國第一。“但眼下,如何管理與操作校車事宜仍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湯玉祥說。
在湯玉祥看來,今年內校車市場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因為對校車市場影響的因素比較復雜,而且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國家在校車方面的配套政策怎么定,尤其是校車資金怎么落實。但拋開這些因素,根據目前登記為校車的保有量來初步推算,目前登記為營運車輛的校車有十幾萬輛,如果按照國家此前要求的在三年內完成過渡,今年市場需求可能在4萬輛左右。”
持同樣觀點的是廣發證券[28.77 0.21% 股吧 研報]汽車行業研究員。他向記者表示,今年校車的增長不會很快,是一個逐步推廣的過程,全年有可能銷售2-3萬輛。畢竟,企業要落實《條例》的各項技術要求需要時間。而政策除了制定框架外,還需要一一敲定操作細節。
專家建議應提高運營規范
研究機構對中國校車服務能為客車行業帶來多大的實際影響,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東方證券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潛在的專業校車需求量約為100萬輛,潛在市場需求規模4000億元人民幣。有望驅動專業校車市場進入爆發式增長期。
但中信建投顯然并不認同這一看法。中信建投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有機構統計預測的100萬臺校車需求,是根據中國2.3人數中小學生安平均每年35個座位計算。按照這些校車保有量,算上購車開支、維護費用、人員工資支出等等,合計每年開支1800億元,而2010年全年公共財政教育投入為1.42萬億元,其中校車市場主要面對幼兒園、小學階段教育開支估計在3000億-5000億元規模,上百萬輛校車市場在相當長時間內顯得開支過大。該券商研究員還指出,中國城市人口以聚集居住為主,幼兒園、小學大都就近配套,校車的需求較低,而國內農村地區居住分散,校車需求大,又面臨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因此不能簡單類比美國、中國的校車市場。
佘振清告訴記者:“校車是個新市場,根據現有客車市場的情況,過早地推斷校車市場走勢是沒有依據的,可靠性不大。校車市場連規則都還沒有完全建立,將來發展成何種形態很難判斷。”佘振清的建議是,校車問題絕不單純是產品問題,也不是標準問題,產品與標準都不是校車問題的主要矛盾,最關鍵的是解決校車運營層面的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校車運營的行為規范。這是輿論導向應關注校車問題的關鍵所在。此外,要建立有關校車的法律法規體系,其中包括出臺在即的校車安全條例、校車運營標準體系以及校車標準體系。
下一篇
2月客車市場校車貢獻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