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甘肅日報(蘭州)
作者:馬國順 郁婕
2011年以來,校車安全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問題。
2011年3月的北京門頭溝、2011年7月的陜西西安、2011年9月的山東淄博、2011年11月的甘肅正寧、2011年12月的江蘇豐縣,相繼發生重大校車安全事故,群死群傷,讓人痛心不已。
坐校車的孩子。本組圖片 本報記者 郁婕
據教育部的統計顯示,全國中小學校在校生1.8億人,接送中小學生上下學車輛28.5萬輛。其中符合標準的校車2.9萬輛,僅占10.32%。而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目前,全國上牌且符合標準的校車不超過3000輛。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2011年12月11日,國務院法制辦起草了《校車安全條例(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校車將享有優先通行權。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了“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確保孩子們的人身安全……”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也表示,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中,會有校車專項資金。
那么,在我省校車運行的現狀如何?配備安全校車有什么瓶頸問題?安全校車到底能不能普及?請聽聽來自基層的聲音
【觀點】
蘭州丹丹民族幼兒園園長馬玉梅
舉債配備了兩臺專用校車,但還是無法滿足需求
去年慶陽校車出事后,主管部門來清查隱患,發現我們原有的兩輛校車不符合安全規定,我們就暫停接送孩子。
今年年初,考慮到實際需求,幼兒園舉債50萬元,引進了兩部32座的新式安全校車。我們也是蘭州市較早配備專用大鼻子校車的幼兒園。雖說現在孩子的上下學接送問題解決了,但兩輛新校車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每天每輛車需要接送100名孩子,上下學需要每輛車運行三趟;幼兒園每天早上9時正式開課,為了讓孩子們準時到校,每天7時30分校車就要接到第一個孩子,如此一來,孩子起床較早,家長們有些怨言,都搶著坐第二班或第三班校車,給管理帶來些麻煩。
即便這樣,我們制定了明確的管理辦法,比如在市區行駛時不準搶道,超速,超載;每輛車每運行2400公里必須進行安全檢查;車輛搭載的安全設備必須每天檢查,確保不會出現安全隱患等。
實際上,這樣做不僅是對孩子和家長負責,也是對學校負責。寧肯少賺點錢,也不能拿安全開玩笑,安全是幼兒園能夠繼續發展的生命。
蘭州某私立幼兒園負責人夏紅
不設校車總不會出問題吧
今年春季開學,我們正式通知家長,幼兒園的校車停運了。
說實話,以前我們雇的兩部面包車也是超載運營的。沒轍啊,每個幼兒每月的接送費只收50元,按座位算,坐滿了才拉8個孩子。400元的收入連車輛日常維護都不夠,再加上油費和司機工資,每月沒有4000元錢,校車根本沒法運營。我們只好偷偷超載,每天多跑幾趟,維系這些校車的開銷。
我承認,“多拉快跑”是節省成本的唯一辦法,據我所知,有校車的很多幼兒園都這么做。
現在我不用校車接送學生了,很多學生流失到其他幼兒園。這也沒有辦法,出了事,責任誰都擔不起。
我們幼兒園不設校車,總不會再出問題了吧。
慶陽市教育局局長盧化棟
增建幼兒園,實現幼兒就近入園
正寧校車事故對于我們慶陽教育界來說,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為了防止此類問題再度發生,慶陽市停止公車采購,購置新的、安全的校車。并決定在三年內新建118所公辦幼兒園,使全市的公辦幼兒園數量達到200所,占全市幼兒園總量的85%。同時,加強對私立幼兒園的管理,尤其對校園安全加強監督,杜絕不符合要求的校車上路行駛。
目前,40輛新式校車已發送到各縣。現在的問題是,校車數量仍然滿足不了需求。除此之外,私立幼兒園的校車問題,由于資金不足等原因,目前還只能靠私立幼兒園自行解決。將來,隨著118家公辦幼兒園的逐步建成,幼兒可以就近入學,絕大多數孩子就不再需要校車接送了。
學生家長張豐軍
校車停運學生就安全了嗎?
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女兒上幼兒園就沒有校車坐了。幼兒園的解釋是,原有的校車不符合安全規定。幼兒園這招真高,校車都取消了,校車安全事故自然就沒有了。
許多家長都對此很無奈,我們之所以選擇這家離家遠的幼兒園,除了讓孩子接受好一點的教育外,上下學時有人接送這一點也很重要。雖然以前的校車存在超載的問題,但為了孩子,做家長的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
但我想,取消校車并不能真的解決學生的上下學安全問題,而是把這個問題轉嫁給了家長和社會。想要徹底避免學生安全事故,教育部門應該提出具體可行的措施。
新校車。
【記者手記】“事故校車”的背后
近兩年來,我國校車事故頻發,其中一些事故造成了嚴重的群死群傷,社會反響強烈。
發生事故的校車無外乎兩種情況:學校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非法改裝車輛;一些司機唯利是圖,違章駕駛、超載超限。
但根本問題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礙了安全校車的配備?痛定思痛,我們唯有將目光轉向校車事故的背后,追尋其中的原因,才能徹底解決校車問題給我們帶來的困擾。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公辦幼兒園很少配備校車,大量校車存在于私立幼兒園中。
有業內人士這樣解釋這一怪象:公辦學校或幼兒園可以享受教育部門的辦學津貼和補助,基礎設施普遍比較完備。在這樣的情況下,公辦學校或幼兒園根本不存在生源不足等問題,所以,也沒有必要配備校車接送孩子上下學。而民辦學校享受不到教育補貼,教學設備也較為落后。因此,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一些私立學校不得不在服務上尋求突破,而配備校車,接送孩子上下學則成為一項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但這樣的校車往往入不敷出、賠本運營,在這種情況下,“問題校車”大量出現,超載、多跑、多拉必然成為這些校車保本或賺取利潤的不二選擇。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由于農村大量的撤點并校,一些村級幼兒園、小學、鄉級中學相繼停辦。由此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孩子們上學路途遠了。于是,“黑校車”應運而生。
如此看來,校車安全問題的根源在于教育資源的失衡,公共服務的缺乏。
目前,“問題校車”已經到了刻不容緩、必須全力解決的地步。但化解這個矛盾,應該重視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必須明晰校車管理職責。目前,從國家到地方都缺乏統一的校車管理部門,這就造成部門間職責不清的現象。而美國等一些國家,則將校車的管理職責明晰到聯邦和州的各個具體部門。只有職責清晰,才能便于分工負責,各司其職。
二是通過立法強制校車安全標準。目前我國關于校車的有關規定,主要是一些部門規章和行業技術標準。這些規章制度由于強制力較低、適用范圍有限,推行時阻力重重。
三是必須加大對教育資金的投入。資金匱乏已經成為制約一些地方推行安全校車的瓶頸,很多學生不得不乘坐不符合安全規定的車輛,尤其是一些偏遠的貧困地區。假如將這些違規車輛完全取締,當地學生又會陷入無車可乘的尷尬局面。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