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網絡
九江校車事故后,佛山未達到新國標的校車改裝備受關注。前日,市政府公布《佛山市校車改裝實施方案》(代擬稿),方案顯示,公辦學校的自有校車將由政府出資改裝,而民辦學校則需自己承擔校車改裝的費用。
新聞披露,佛山目前共有校車約1300輛,其中7成為民辦學校校車,目前多數民校校車并未達到新國標。換個角度,似可理解為3成的公校校車大都已經達到了新國標。結合前文得出的信息便是,對于少量的公校校車改裝財政全部負擔,但對數量較多且改造任務艱巨的民校校車卻一毛不拔。
當然,要說政府對民校校車改造一毛不拔或有待商榷。原因在于方案同時指出,由市發改局建立多渠道籌措校車經費的機制,通過財政資助、稅收優惠、鼓勵社會捐贈等多種方式,支持使用校車接送學生的服務。據此推斷,政府財政資助的雨點還是有可能落到民校身上,盡管支持使用校車接送學生和支持民校校車改造并不是一碼事。
政府不給錢民校改造校車,那民校是否有足夠的錢財呢?這話得分兩頭說。對一些私立學校,也即民校中的貴族而言,這大抵不成問題。之所以作出此判斷源于一則新聞:順德嘉信西山小學、廣東實驗中學順德學校、廣東碧桂園學校等11家民營學校今年起集體升價,大部分學校學雜費調幅在8%之內。順德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發布公告顯示,今年該區部分民營學校收費上調,其中廣東碧桂園學校學雜費最貴,國際部藝體班學雜費一學年高達7.85萬元。
一年學雜費7.85萬,這可以供一個學生念完大學了。對這部分民校而言,三萬多元每輛的校車改造費可以輕而易舉地消化。但是這部分也是少數,在民辦學校中平民學校才是存在的大多數。分析這些學校的生存狀態就可發現,校車改造經費是一個大問題。首先,這些平民學校的收費很親民,其低廉收費的定位使得全民教育的價值得以實現的同時,也注定了這些學校物質積累的匱乏,甚至學校的正常維系和運轉都需要愛心企業或個人的資金投入,又何來額外的資金改造校車?其二,在這些學校就讀的孩子本身物質條件就一般,不可能通過學雜費的提高來化解校車改造的籌措難題,即便學校有心剪羊毛,羊身上也沒毛可剪呀!
教育是一項公益性極強的事業。對民校校車改造經費這個老大難問題,政府是否能如此灑脫,撒手不管,指望于通過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方式解決呢?(墨攻)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