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未知
3月1日,來自湖南省的全國政協委員抵達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這是全國政協委員黃至安(右一)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接受采訪。 新華社發
兩會召開在即,民生議題升溫。根據最新調查結果,八大民生熱點最受關注。這份“民生清單”顯示,老難題與新問題相互交織,生存型與發展型訴求并存。
樓市調控政策何去何從
2011年,在限購令、限價令、保障房建設等調控“組合拳”沖擊下,投資性、投機性需求初步得到抑制,樓市預期發生積極變化。
面對2012年復雜的經濟形勢,樓市“限購令”能否繼續得到落實?房貸政策會否有明顯調整?房產稅改革是否會擴大試點面?保障房建設、分配和管理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可以預見,今年兩會上,樓市調控仍將是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
“控物價”面臨新考驗
“穩定物價總水平”被作為去年宏觀調控首要任務,在多次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強力調控下,以食品價格為代表的CPI增幅高位回落,但全年5.4%的漲幅仍明顯高于4%的年初調控目標。
2012年物價調控面臨更復雜的形勢。各界最關注的是,在歐債危機前景不明、國內經濟力促轉型的情況下,CPI漲幅控制目標將定在多少?“穩增長”與“控物價”如何保持平衡?怎樣既推動水、電、油等資源要素價格改革、又防止推高物價總水平?
收入分配“攻堅”備受關注
個稅“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24個省份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全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步伐加快;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基本實現全覆蓋……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和社保改革正向縱深推進,但深層矛盾也日益顯現。
人們關心,新的一年,如何深化工資收入分配改革,縮小貧富差距?如何進一步消除社保“盲點”,提升保障水平?如何縮小不同群體待遇差距,加快城鄉社保一體化進程?
“老三難”期待新突破
上學、看病、就業“老三難”年年被關注,年年又有新焦點。
公眾關注教育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關注“擇校風”和“亂收費”,關注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互相“掐尖”問題,關注流動人口隨遷子女“高考難”等。教育改革如何在“優質、均衡、公平”上實現新突破,令人期待。
實現“三年目標”后,新醫改今年進入“深化期”,任務依然艱巨:掛號難、過度檢查等讓人焦慮,醫患矛盾時有發生,公立醫院“以藥補醫”尚未根本破除……
如何看待和應對局部地區“新工荒”、如何緩解大學生就業難、如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都將是兩會關注的話題。
食品安全深度求解
近年來,人大代表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非常高,最多的一年有上千位代表就這一問題提出過建議。食品安全“制度屏障”為何屢屢被突破?食品安全標準為何“內外有別”?“小作坊、黑窩點”監管難、為何大品牌也頻頻讓人“食”之難安?究竟該如何探求把好“入口關”的長效機制?……這些問題無疑仍將是代表委員深度求解的焦點。
“校車安全”有待探索
去年發生的幾起重大校車事故,刺痛了全社會神經。國家隨即開展校車“大體檢”,制定校車安全條例和校車“新國標”并征集民意。
在民意調查中,不少公眾關心:校車安全能否被寫進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高校車安全標準后,如何防止一些學校以“停開”而了之?如何解決落后地區無錢投入校車服務的問題?如何避免“校車安全”成為短期“政績工程”?如何探索建立校車投入和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 誠信“短板”亟待接長
“小悅悅事件”“撞人反稱做好事”……去年發生的一系列焦點事件,不斷挑戰公序良俗,拷問社會良知,引發社會文化發展和改革的深層思考:為何誠信缺失事件如此觸動國人神經?今天的道德底線究竟在哪里?重建社會道德和誠信,政府、社會和個人應當做什么?人們期待兩會代表委員多“支招”、政府部門出“實招”。
“政務微博”期待突破
從擔心、不適應,到接受、主動參與,各級政府對待網絡微博態度的變化,彰顯社會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進步。“十二五”規劃強調加快社會管理創新,人們期待代表委員們在兩會上獻計獻策:如何利用“微博政務”促進社會管理創新?如何進一步通過網絡改善社會公共服務? (據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