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聞網
作者:陶拴科
|
孩子乘校車回家。有了校車以后,村里面孩子的入學率和升學率都也高了,孩子的成績也有了提高。 崔志堅 攝
中新網和田6月15日電 (記者 陶拴科)距離和田市150多公里的策勒縣恰哈鄉恩尼里克村位于昆侖山深處,全村214戶,6個自然居住點。村莊唯一與外界連通是去年住村組修好的一條鄉村公路,最遠的居民點山路荊棘密布,遍布荒石,行走極其不便。孩子放學后翻山步行還需要兩三公里,但也就是這么一條山路,卻一直支撐著孩子們的求學夢想。
6月中旬,中新網記者走進恰哈鄉恩尼里克村,來到這座位于峽谷之中的村落,當車輛從山上盤旋而下,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河谷兩岸紅色的懸崖峭壁。
恩尼里克村在策勒河上游,海拔高,氣候惡劣,距縣城近百公里,距鄉政府26公里,全村六個自然居住點,最遠的阿龍居住點海拔近3000米,距村委會30多公里,距離鄉恰哈鄉學校56公里,其他居住點距村委會10公里內,是當地一個地處偏僻,居住分散,相對落后的牧業村,2014年底剛通了柏油路,入了大電網。
多年以來,孩子上學都是走路,或者父母用馬車或者摩托車送,可是每到冬季孩子上學就成了問題,雪厚氣溫低,家里摩托車就不能用了,學生上學只能靠步行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節目傳輸中心住恰哈鄉恩尼里克村工作組以來,得知恩尼里克村的58個學生去鄉里的寄宿學校上學的情況后,工作組立刻研究提出了解決方案,用校車送孩子們,解決孩子上學難的問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節目傳輸中心書記、住尼里克村組長張銘說:“我們來不久,就落實了此項工作,工作組每一次接送工作都保證有司機、工作組成員、村干部3人陪同孩子。每周五把孩子接回村里,周天把孩子送到學校,大概3個小時就能夠把所有孩子接送完畢。”
張銘說:“校車開啟的第一天,孩子們眼含期待的目光,圍在新校車面前,眾多的群眾專程趕到村委會,大家臉上充滿著感激的笑容,有位孩子的母親流淚表示感激,不停的說"亞克西"。”
阿龍居民點尼莎古麗說:“校車解決了我們幾代人的問題,原來娃娃上學遠,村子里一些家庭就不讓娃娃上學了,我們也擔心娃娃走山路的安全,現在不一樣了,有了校車,孩子上學方便了,我們誰都想讓娃娃把書念下,多讀書有出息,不要繼承我們祖祖輩輩放牧的生活了,讓走出去。”
“摩托車送孩子存在安全隱患,有了校車以后,村里面孩子的入學率和升學率都也高了,孩子的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都是工作組的功勞。他們給村里干了許多的實事,非常感謝他們。”恩尼里克村支書佧迪爾·塔什鐵木爾說。
記者了解到,住村組義舉贏得了當地村民的稱贊。校車在星期五送學生放學,星期天接學生上學。為了確保學生的安全,將實時監控校車行駛,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0公里/小時。車上配有滅火器、安全錘、急救箱,每個座位上都有安全帶。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