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西安日報
作者:未知
近日,網上瘋傳的一則視頻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在視頻中,某參展校車質量問題暴露無遺:底盤骨架缺斤少兩、防撞鋼梁搖搖欲墜、焊接口銹跡斑斑……我們不禁對國產校車質量產生疑慮與擔憂。本月初,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的 “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正式開始施行,《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也應時推出,國產校車質量與校車行業的混亂現狀或將得到改善。
校車生產企業將逐步規范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對校車生產企業設置了準入門檻。按規定,校車將分為兩類:一類是輕型專用校車,座位數超過7座,車長大于5米但小于6米;另一類是大中型專用校車,座位數超過7座,車長大于6米但小于12米。
具體的校車生產準入門檻涉及33條標準和條件,例如校車生產企業必須在3年內沒有因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被有關部門警告或處罰的記錄,申請校車生產的企業前3年的客車(含底盤)產銷量累計不低于3000輛,或者大中型客車(含底盤)產銷量累計不低于1000輛等。
結合征求意見稿,與從本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兩項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和《專用校車學生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我國校車產品與生產企業缺少規范化的局面將得到改善。據悉,征求意見稿的截止日期為今年6月1日,相關企業及社會人士均可在征求意見期間內提交建議。
“按照最新的標準,去年生產客車的98家企業中,大部分都能進入校車領域,”某客車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企業正在上報產品,我們將會更加規范。”
標準大幅降低引爭議
在國內校車產銷量中排名第一的是宇通客車,其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果該征求意見稿能得以實施,將有助于規范校車生產市場,提升企業生產品質,保障校車安全運營,對校車行業起到規范引領的作用。
但記者了解到,與此前宣布的草案不同,《標準》并沒有抬高校車本身的門檻,而只是增加了校車的安全配置。此外,如“必須擁有專用客車底盤生產資質”、“企業效益需達一定規模”等條款都未出現,并首次確定改裝類生產企業也可生產專用校車。一汽客車某負責人表示,一汽客車從2008年啟動專用校車項目,已投入研發資金上千億元,準入門檻降低將令沒有底盤生產資質的改裝車企也能生產校車,但這些企業的研發投入遠不及專用校車生產企業,恐將導致改裝校車以低價競爭擾亂市場。
知情人士透露,之所以降低門檻,是因為在使用層面,作為一個全國通用的標準,《標準》更加尊重現在的實際情況。如果標準定得太高,很多發達地區即便沒有中央政府補貼,也能自行購買,但是目前校車的使用需求量最大的仍然在一些邊緣地區,那里道路崎嶇,財政能力又比較差,如果標準定得太高,這些地區會因為沒有財力而無法購買校車。
眾廠家爭搶校車蛋糕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納入統計的50家客車企業中有21家從事校車銷售,一季度國內累計銷售校車6489輛,占客車總銷量的12.5%,校車銷售額為9.7億元,銷售均價約在每輛15萬元。
規范中的校車市場,也使更多的生產企業看到了商機。記者了解到,包括金杯、宇通、五菱、江淮以及美國三大校車生產企業納威司達等校車市場“正規軍”,正在蓄勢進入國內校車市場。美國四大校車生產企業之一的納威司達,在進入中國市場一年以后,面對日益規范的校車市場,已萌生了合資生產校車的想法。在北京車展上,納威司達高層透露,希望與目前在中國的合作方江淮汽車開展校車業務方面的合作。
宇通客車校車銷售部總經理錢瑞瑜告訴記者:“雖然競爭并沒有因標準的推出而減弱,但對宇通影響并不大,隨著對宇通在校車市場品牌意識的形成,知名度的提升,未來在校車市場的路會越走越寬。”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8x8x1948.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